廖小伟:物联网产业经济与政策

2015-06-24 23:06 来源:国脉物联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物联网是时下信息化中被热炒的概念。在首届(2010)中国物联网产业化暨技术应用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博士廖小伟为大家讲解了物联网产业经济与政策。以下是廖小伟博士的发言实录:

  一、发达国家的战略和计划

  美国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领域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例如美国在RFID有一个自身主导的国际性标准。另外,美国国防部下面设有一个叫"网络司令部"的机构,来管理美国的网络安全,同时国防部还有一个"智能微尘"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要推出大概在1毫米大小的传感器。并且他们国会计划投资一批资金来刺激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例如:在宽带上是72亿美金、智能电网是110亿美金、数字医疗是190美金。在宽带建设上,美国计划在2020年前全美所有个人宽带的下行速度要达到100M,上行速度在50M以上,而一些如政府、学校等机构的接入速度应该在1G以上。在智能电网上,他们提出在美国未来三年要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很多家庭和商业机构都将完成电力智能化升级改造。

  我认为IBM智慧地球的理念十分吻合美国政府信息战略的需要,也被其他发达国家所青睐,像韩国也是有类似的计划。发达国家通过战略的指引、政策的激励甚至是财政的投入来发展物联网,在于他们想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物联网。

  二、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业链情况

  物联网现阶段指在物理世界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前面嘉宾也提过物联网的三个网络层面,我这里补充一点我的看法,我认为在感知层可能会有一个通信模块的植入;应用层也将有一个类似基础设施--中间键。

  具体从感知层来看,目前传感器和识别技术正向低成本、低功耗、新兴化等方向发展。相对而言识别的技术标准更加成熟一些,而传感器整体上看功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并没有完全成熟,尤其是无线传感器这块。在传感器网络上,无线传感网将成为主流,他的技术研发的基本也应该是面相应用的定制,在嵌入式的平台上进行技术产品的研究。在网络层面上,网络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无线电这一块还处于研究中,其中网络感知方面还处于学术讨论过程,标准化工作还没开展。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包括:面相服务的架构,云计算等等。这一块同样是处于一个发展初期的阶段,目前美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对于物联网来说,他的标准化、对技术的占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在标准的背后是有专利的,专利的背后才是产品。

  三、应用现状和市场分析

  物联网服务分为三块:1、通信网络与服务,如M 2 M、还有运营商也在做综合服务的转型;2、云计算,大概在172亿美金,需要强调的是云存取预计是未来增长最快的一块;3、信息处理和分析,比如商务智能是目前发展最好的领域之一,预计全球未来这块在70亿美元左右。

  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还是起步状态,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主要在公共基础设施布有近2万传感器,如电网、交通等。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它有成本和技术标准的优势。我们再看看国外的情况,美国在推动RFID应用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应用国,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市场;欧盟情况类似,欧盟主要是得益于在RFID领域有长期的统一的规划;日本在移动网络项目上应用十分广泛,智能电网方面也有很扎实的应用基础。各国的物联网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各自在电力、交通、物流等基础领选择发展。目前全球有物联网的开发和研究的领域主要在四个方面,研发的机构大概有六千余家,大概四十个国家进行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有美国、欧盟等国家。传感器市场在快速增长,2008年大概在506亿美元,预计今年在600亿美元左右。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市场将受到新刺激不断增长,预计2013年将在700亿左右。

  四、我国市场走势的研探

  最后对我们国家做一个介绍。目前我国与国外有相当差距,我国在传统的传感器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预计未来销售在600亿左右,设计的相关企业在600家左右,但高端产品依然依赖进口;芯片的研究基本是空白;UHF、微波上的差距比较大;编码更多时用的是欧美主导的协议;RFID产业虽然比较成熟,在2008达到了65.8亿,但是我们仍有差距,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形成,没有自主发表的RFID标准。物联网的服务、通讯这块也是刚刚起步,云计算方面更是还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应用。在政府的刺激下,我国物联网前景看好,但是面临很多挑战:规模经济不够;缺乏长期的运营模式;面对的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威胁和挑战。

  五、我国物联网发展思路和目标

  我国物联网产业应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发挥制度优势和大额大市场优势,目标是把我国家建成全球一流的物联网创新的国家。为此我国需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重点工程在15年基本建成;二是相关的行业的一些局部开展;三是加快像电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四是宽带的设施的建成。为此将营造出如下政策环境:可能会出台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的行动;有可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专题;有可能会统筹部署基础技术、网络研发和重点领域的应用。同时会在四个方面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一是立法方面会推进,如基础设施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物联网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立法;二是会加强国际合作,在技术、资源、政策、标准化治理方面的合作;三是五方面政策扶持,1.重大的工程、示范应用;2.财税、投资;3.中小企业的扶持,4.税收激励,5.股权投资等,可能会有新的文件出来把物联网纳入其中;四是政府采购这块,美国和我国在进行谈判,对于物联网这块政府采购时很好的支持,更好地完善竞争的架构,优化空间的部署等。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