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因其潜在的巨大市场而备受关注。作为一个跨行业业务,主导权之争不可避免。而标准最为关键,就在利益相关体对标准的争夺过程中,上海锦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戎国强认为移动支付标准争夺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争夺发卡权、开卡权以及密钥控制权;并且直言现在移动支付产业的问题:手机是离散的、行业是分散的、政府是滞后的;并且表露了对国家自主标准的支持。
“两个段子”掩盖了真实意图
移动支付是一个跨行业的市场,涉及到电信、金融、终端、芯片、互联网等相关行业。据艾瑞咨询分析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达到了202.5亿元,预计2012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面对这一蓝海,产业链各方都在跃跃欲试。
在这个你争我夺的拉锯战中,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在争夺什么?对此,戎国强向记者提起了两个段子。一个是银联一直讲的段子,13.56MHz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因为现在的消费卡类都是基于13.56MHz可以直接拿来用。另一个是运营商的段子,运营商一直在讲13.56MHz技术不安全也不方便,而2.4GHz的技术方式和发卡方式和现在SIM卡方式一样,直接在上面加一个钱包功能就可以了,很方便。
“双方在公共场合都在以这两个段子为基础来宣传,但是都没有触碰到实质性的问题,他们真正争得的是什么?有两个,一个是发卡权、开卡权;另一个是密钥控制权。”戎国强直指其核心。而密钥控制权无疑是控制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标准之争涉及民族利益
据记者了解,标准之争已经初见名目。相关专家表示,公共网络将会采用13.56MHz技术为标准,而2.4GHz技术不能进入金融领域。对此,戎国强表示:“从目前来看,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要求停止2.4GHz的发展,而且某些省份的运营商依然在大力推广2.4GHz业务。”
“锦诺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哪个做标准都可以。我们只要提供给客户需要的服务就可以。”戎国强继续说道,“但是,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标准之争的看法。在标准之争上,我们有如一盘散沙,很有可能丢失国家主导的机会。”戎国强直言不讳。
如果标准确定为13.56MHz技术的话,很自然会采用NFC技术。而据了解,NFC技术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如果我国采用NFC技术,专利权在哪里,很明显这样就会将我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给国外。”戎国强提醒说,“而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我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技术,为什么还是要去屈尊于国外标准?”
戎国强认为,在标准的制定上,不仅仅考虑的是技术、产业方面的利益,还要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
在技术上,13.56MHz天线面积要求较大,无法集成在SIM卡里,需要安装在手机终端内。此外,13.56MHz信号受电池、后盖影响大,易导致信号无法穿透出手机,用户必须更换具备NFC芯片的手机和SIM卡才能使用;此外,13.56MHz带宽较窄,进行较简单的、数量较少的交易没问题,但是当应用增多,数据量增大以后就会产生瓶颈;而2.4G技术方案的数据通讯速度快,手机几乎不用特别定制,另外其更高的传输带宽可以承载丰富的增值应用。
用户使用是所有问题核心
“但是,无论谁来主导,谁做方案,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手机是分散的、行业是分割的、政策是滞后的。”戎国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