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无线城市 智慧广东——中国无线城市高峰论坛暨无线城市发布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MIS主席、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北京奥运无线城市政府首席顾问宋俊德在会上作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根据现场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非常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一次机会到这再一次向广东省、广东移动来学习。我自己本人做无线城市是从2006开始,为北京市无线城市做规划,后来奥运会结束之后,我就到广东来了,一直在珠海移动,后来又参加广东移动,最近又参加一些政府的无线城市工作,所以我对无线城市非常的有感情。昨天我在飞机上看到南方日报讲到广州市这一次在全国评选当中被评成是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我看了非常高兴,我这次来就是想讲建设城市群让广州市的市民更幸福。我们做无线城市干什么?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想要让人民更幸福,只要让人民更幸福,这样我们的无线城市就是成功的。
刚才很多领导把无线城市发展的规划高度和它的作用都讲的非常好,我作为教书人,只是从技术的角度理解这个事情,所以我讲的水平和角度都会很低,请大家原谅,我比较喜欢从技术的角度看待无线城市,应当怎么样去做这个事情。既然题目讲到让广州人民更幸福,我们要把这个无线城市做成什么样的呢?这个是老一点的版本,无线城市是未来城市的模式,在这个城市里面会有几件事情,假设我们想把这个生活质量第一的城市,把它提升到一个幸福指数第一的城市,这个中间有什么不同?生活硬的质量占60%,软的指标占40%,幸福指数现在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普通的组织在用普通的指标在衡量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但是我想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第一,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我们广大的市民和我们乡村的市民的要求。
第二,它一定要有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还要有一个政府和老百姓很容易沟通而且又能够科学的做好管理,让大家生活在这个城市、郊区、农村很舒服很安全。这几点不是全部的幸福指数,但是这三件事情做好的话,我们会感到幸福。而无线城市智慧城市恰恰可以帮助我们做这个事情,这个我会在后面会仔细讲。
我想利用几分钟来讲讲,刚才很多领导都在讲国际上有15000个城市,来的时候组织者也要求让我介绍国际的情况,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国际上是从2002年开始,我们国家是从2005年底开始做,北京是为了迎接奥运开始做这个事情,现在广东移动把中国移动集团喜欢把它叫城市建设1.0,现在我们做的2.0,将来可以做3.0,当然1.0最早是从美国兴起的,然后是欧洲、亚洲很多城市在建设。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正在做北京城市规划的时候,国际上的无线城市(建设)就走到了十字路口,不知道往下怎么走了?他们当时做无线城市的主导是一些非店运营商,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单独靠WIFI去实践,投资很大,没有转型的路子,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所以走到2002年就开始弱了,包括新加坡和台湾都是一样,老百姓的评价并不高,政府还要收不少税。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的无线城市还在做。但是当时主管运营支撑的是一个新兴运营商,他们的人才和财力都是有限的,不要说二环、三环,只有几个重点区也没有覆盖的很好,但是我们把奥运会(场馆)附近几个覆盖点做得比较好,所以解决了这一块的问题,但是无线城市并没有成功。后来在2008以后,北京提出一个"后奥运"(概念),大家探索着方向,在这个时候我正好来到广东,在珠海移动学习无线城市,后来到广州和广东省移动一起来学习无线城市,在这里我们逐渐进入新的无线城市的模式,这个模式广东移动喜欢叫它无线城市2.0,这个2.0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提出以政府主导,企业搭台,全面参加。这就是以后自己来分析无线城市2.0甚至以后的3.0,当时的一个WIFI只能是十几兆,我们现在讲到无线城市就是无线城市的2.0,从党和政府的该度来说,这个是信息惠民的政策,可能我们的政府要利用这个信息大的平台,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信息,变成富信息的阶级,让他的生活提高。当然这里面有改善民生还有和谐社会,也包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这个也越来越看的越明显。
现在我们讲的无线城市其实并不是单纯的WIFI模式的无线城市,我们无线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单纯的WIFI不可能是覆盖全区甚至是全球,我们的建筑物每一个层都要有自己的IP,我们当时算了一下,北京政府要投200个亿才可以满足基本需求。现在的2.0的概念,除了政府继续做主导,企业来搭台,而企业是要做这个通信的技术来服务,所以新的无线城市它应该包括了互联网的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内容、两化融合的内容,还有通过平台可以为老百姓做的事情,这个网络就是未来人类享受的网络,所以这个网络一定是可以成功的。
早期的无线城市,我刚才讲了,在美国差不多经过了四、五年的样子,它们组建了第三方人,现在是基本上由电信运营商操办,在港澳也是这样。2007年,在国际上很多的城市都消声了,现在是新一轮的启动。美国走到这个时候,它们和我们国家类似,就是大的运营商成为主办,而那些原来设备制造商慢慢就推出去了。
[NextPage]
美国的无线城市是怎么样做的呢?从政府来说,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支持这个事情。还有两个公司建议奥巴马做智慧地球、智慧电力、智慧能源,这个政策定为美国的国策,现在美国在智慧城市这方面怎么做,我想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借鉴,由于时候的关系我只介绍一个智慧电力。
智慧电力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国策,制定了14个智慧电力的标准,这些标准不管怎么讲,它的智慧电力将会让每一个老百姓讲你的电用最合理,怎么样把你家的生活用智慧电网直接控制,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现在美国的家用电器,几乎都是智慧控制。它用智慧电力控制洗衣机或者是空调,或者是微波炉各式各样的电力,他告诉我们中国的电力是便宜,但是用我高端的洗衣机和其他的电器,我可以用3个月的时间和4个月的把整个电费顶掉可以买一个中国的洗衣机,他们就是想说用高端生产取代中国的汗水经济。刚才领导讲的很对,假设我们把无线城市提高到智慧城市,把人类的智慧,中国人的智慧,融入于服务业和事业,这实在值得一提,这个是广东要争取的地方。
无线城市建设分两个过程,从2008年以后,我们建成到2.0的阶段。尽管全国都在建设无线城市,但是我到过很多省,和很多专家和企业家(交谈),他们有一种迷惑,他们说为什么要发展无线城市,为什么要做智慧城市,这个事情不赚钱?我们在建设无线城市的时候,考虑为什么要建无线城市?这个不是主观想做,而是客观。大家想想,我们现在人们对福利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电力行业只解决了电话,当时的电话是为党和军队提供,后来有线电话普及,后来有了移动电话,后来有了短信,后来有视频。有视频了不得,有了互联网,我们中学生都在上互联网,他在下载电影。从电视的发展来说,有些电视专家预见,现在的电视模式可能要结束,我不愿意7点30分看电视,而是我想了解什么内容就可以了解,而且还是随时随地。你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需要视频,通话、娱乐都要供给他,我统计下来,一年半的数据增长是40倍的样子,我们没有办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中国移动这次提出来在全国建100万个AP(无线访问接入)点,假设我们原来是50兆,现在是100兆,100万个100兆就是非常高的数据,这个下来能不能满足增长的要求这个很难说。
大家喜欢看看视频、玩玩游戏,这个都是带宽的要求,带宽是天上的房地产,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扩大这个部分,无线城市就是带宽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建设。
除了学习和游戏,现在的生活都跟手机和终端发生了关系,我买东西可以电子商务,我读书可以把书调到我手机上读,出去上车是一卡通,应用都变成了无线,随时随地,这些要求在增加。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建设无线城市就是要满足这些要求。再看看国家的政策,我们过去是汗水的经济,是靠工人的低工资,是靠空气被污染、大量的资源被消耗而取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我们不能用这个办法继续,所以我们要想能不能做云计算,能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能不能把中国人的智慧发挥出来,做一些自己专利自己设计的产品,能不能使我们的服务效率更高,这些都是国家想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措施,现在的服务业是什么?就是把高的管理理念和工业融合、农业融合、传统的服务业融合,有了这个东西,我们才可能去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
现在我们建设无线城市到底能不能成功?这也是大家的疑惑,我的观点是能成功。
第一,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能。大家知道现在802.11N现在离鸾上可以做到600M,现在国家开放到60G,这个我们在北京卫通公司做过实验,一个无线可以为很多搭建需求。技术上的进行。还有商业模式,中国移动把GPS都和(外非)用在一起。
第二,国家的支策。能够取得政府的支持,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件事情就可以成功。
现在的时间很有限,我就再讲一点北京目前的变化,因为北京做完了无线城市之后,北京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由咱们原来的董事长给北京市写的一封信,就是中国移动愿意为北京建设无线城市做贡献,作为北京市的回应就是到北京的移动集团去参观和学习,双方制定了战略合作,而且是由中国移动集团承担了主建,其他的三个运营商参与。我作为一个教书人我在广东跑过很多地市,我想地市领导应该支持电信运营商,支持这个无线城市(建设)。有可能在技术上会遇到问题?现在我们用的是2.4,以后可能会变化,但是我们要支持运营商把覆盖做好,有了覆盖就有服务。我想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共享,比如说这个楼已经有了中国电信,就不让中国移动进去了,不可以,我们是想要中国人民更幸福。后面我们60G加上国家开放,这个地方有11个频道,而不是现在大家都在讲,两个人1+1=0,所以我觉得领导哪怕是给中国移动划一个服务区,或者是给中国电信划一个服务区,要让他们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