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系统及应用进一步的延伸至生活各处,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日益严重,如何保证信息传送的安全、如何保证存储的安全、成为构建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基石。
而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这就使得中国对量子通信给予了高度关注。9月27日,在中国量子通信网络与应用论坛上,量子通信产业链为进一步提升其安全通信服务能力,发布《Q-NET量子安全服务体系白皮书》及系列新品,期望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共创量子通信产业的新生态。
白皮书使命
量子通信在信号调制、探测、交换等环节的技术实现与传统通信有着极大的差别,是以量子为载体实现信息保密传输的技术,安全性由量子力学物理原理保证,相对于依靠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通信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技术门槛较高。以量子密钥分发为核心的量子通信解决方案,能够提高用户现有网络传输链路安全等级,是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安全通信方案。
近年来,量子保密通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强在论坛中表示,量子网络已经从曾经的实验到目前的实现。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广域网络建设、运营服务支撑、应用广泛集成等方面俨然面临严峻挑战,从当前实用化的量子密匙分发网络到人们所期望的“量子安全互联网”,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而本次发布的白皮书提出Q-NET新型量子安全服务体系架构,以广域覆盖的星地一体量子密匙分发网络为基础,通过量子安全服务使能平台(QSSE)提供互联网化的量子密匙服务,最终实现量子安全互联网目标,其中,量子密匙分发网络是Q-NET的基础,量子安全服务使能平台是Q-NET的核心,量子安全服务的广泛应用是实现Q-NET的关键和目标。
促进与创新
据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健全介绍,Q-NET体系架构主要分为量子密匙分发网络层、量子安全服务使能层和量子安全业务应用层三个层面。而QSSE是Q-NET安全服务体系架构的核心,是将量子安全能力开放并融入现有ICT业务、系统及设备的平台化接口,是实现量子安全服务移动化,为量子网络未覆盖的用户端提供量子安全服务的重要保障。
据悉,5G、物联网等新兴ICT技术应用均包含云、管、端的全业务体系,尤其在无人驾驶、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服等领域,在云端关键基础设施及重要指令信息保护、管侧安全通信管道构建、末梢终端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高等级安全需求。量子安全服务在这些新兴ICT领域均可发挥重要价值。
白皮书的发布对产业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一方面,通过梳理及回顾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发展历程,消除了量子通信产业与其他需求行业间的信息失衡,让社会部门、行业企业、公众用户了解量子通信产业;另一方面,以推进量子通信产业化为使命,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提出Q-NET量子安全服务体系,以量子通信网络为基础,面向行业信息安全需求,构建量子安全服务使能平台,降低了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激发更多企业加入产业创新中。
新品齐发
论坛上,一众企业还富有针对性地发布了“Q-NET”系列新品。
据了解,量子网络公司发布的Q-NET BOX是以量子通信与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实现量子安全服务的网络及应用一体化设备。Q-NET BOX能够进行单设备独立覆盖,也能多设备区域组网,能够提供基于量子安全防护的音视频通信、文件传输、安全云盘等功能,适合在电力、能源等行业专网、应急指挥、驻外机构区域覆盖、外出车队、海岛及边防等场景进行部署,能够为用户提供基于量子密钥的信息安全防护。
中科曙光与量子网络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量子通信云安全一体机QC Server,集成了基于量子通信的密钥管理系统和安全运营平台,搭载了基于量子通信的云计算操作系统,能重点提供与量子保密通信深度融合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和云存储服务平台,并针对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场景提供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服务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国盾量子公司发布了三款重量级产品:全球首款量子SSL VPN、全球首款商用化时间相位编码QKD和第五代新概念模块化量子网络产品。
显而易见,量子通信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过国家长期的战略投入、科研人员的持续创新,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学探索、技术研发、实践应用等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更为重要的是,量子通信的相关研发,对于抢占战略制高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量子网络公司董事长吴乐斌所言,未来,量子通信作为极有可能成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创新,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巨大,未知领域也很多。希望量子通信行业的各企业、机构,进一步发挥企业家精神,携手并进,积极合作,共同谱写我国量子通信行业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