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丨众专家纵论人工智能,看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烧脑”科技盛宴

2017-09-13 11:39 来源:无锡日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从科幻小说的畅想到今天,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离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一日千里。那么,人工智能真能完全代替人类吗?还是能够成就人类更加幸福的生活?

  面对这些热点问题,一批国际顶尖学府和科技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学家9月12日齐齐现身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围绕“赋能生活 面向未来”这一主题,为与会嘉宾呈现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前沿科技研发成果,展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一起为人工智能成长与发展献智献策,带来了一场“烧脑”的科技盛宴。

  做人工智能的时候首先得有愿景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工智能如何与产业结合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话题。柴院士对三次工业革命进行了详尽分析。他认为这三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置身其中的知识工作者基于数学模型的感知、认知发生了作用。由知识工作者将企业目标通过计划调度转化为生产指令和工艺参数。决策还是由人来做的,决策转化为加工装备的控制系统指令,从而控制加工生产线的加工装备,将产品加工的质量、效率、能耗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这个制造流程一定是知识工作者加机器。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知识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很难把这件事做好。人的许多行为制约了发展。不同的人办不同的企业,用不同的方法管理,生产效率是不一样的。“人脑子里装的规则是有限的,而计算机可以把所有的规则都装到里面。所以对于具体的工作来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往往会比这些知识工作者要做得好。”柴院士认为,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必须首先得有愿景。这个愿景就是以企业高效化与绿色化为目标,以实现制造流程的智能优化决策与加工装备过程智能自主控制为特征的制造模式。该怎么实现这个愿景?柴院士认为要解决三大挑战:第一个是面对不确定多元信息向图像数据知识转向从而如何对复杂工况进行动态感知和认知。第二个是要从大数据里面挖掘动态不清的知识,发现其中规则。第三个是如何实现决策与控制的一体化。在多种资源融合的当下,拥有了良好愿景的人工智能会帮助产业飞跃。

  人工智能把世界变成两栖世界

  RobertoSaracco IEEE未来方向委员会主席、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在Roberto  Saracco看来,人类需要智能的东西来提升生活品质。人工智能表现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人工智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他举例:人造的假肢可以帮助人爬山,扩大了人的行为能力。谷歌眼镜帮助人们扩大感知范围,可以通过镜片来记录一些事情,可以增强学习能力。行动功能障碍的人可以戴上自动化的机械手更好地做事。在交通领域,人们通过人工智能解决交通事故,进行智能管理……无数智能的方式,有单一,有共享,有集群,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工智能跟物联网是一对数字的双胞胎。

  在不断扩大人类生活的过程中,机器智能正在慢慢接近人类的智能。把这个世界变成物理加虚拟的两栖世界。

  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把握机遇

  吴小俊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教授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能够有何作为?长期从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吴小俊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形容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数据时代的人工智能,其内涵是指人类有没有一些新的方法来处理大数据。

  吴小俊分析,在物联网当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无处不在,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都可以在物联网当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全世界的人都在挖这个金矿,每个人挖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对于大数据时代的人工智能,吴小俊坦言遇到的挑战非常多。他给与会者观看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很难简单分析,从一个角度看是一个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另一个效果。让任何一个现在最好的计算机算法来分析这些图都做不好。由此,人们可以进行猜想,人工智能的发现是否会存在极限呢?

  “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有很多视角,今天我仅仅是给出了非常有限的视角。”吴小俊表示,现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模拟,事实上离完整的模拟和超越还有非常多的路要走。在寻找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时候要找到简单同时有效的方法。

  “AI+HI”才是新时代

  韦青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

  在韦青演讲之前,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女孩由于先天患有帕金森症而无法写字、画画,微软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抑制震颤自平衡的机械臂,让小女孩终于实现了绘画梦。这段视频让在场观众感动不已,也很好地诠释了韦青的观点——人工智能首先应以人为本。

  虽然这几年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炒得很热,但从业者首先应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是“有降维打击能力的工具”,它需要去让某种场景、某种业务、某种功能实现,通过使用把这个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相应的技术积累,而不是盲目地跟随热点。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应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应秉承“AI+HI”,就是说应该由机器智能加上人类,为人类提供福祉。以现在机器智能的发展来讲,发展得再厉害,最终负责的也还是人,而不是机器。而人工智能也不是只有深度学习,它还有架构、数据等多个方面可以深入研究。

  韦青认为,不能绝对地说做物联网才有未来或做人工智能才有未来,未来时代应是万物互联,是云、物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计算能力大幅提升的时代,而这一切的新技术都应以人为本

标签:

责任编辑:何黑炭
在线客服